摘要:大众类的畅销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请名家来主厨无论是传统杂志还是电子杂志文字版式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实在其它传统的报纸或简单的宣传广告单子都有着相同或类似的要求。
在英文类的文字版式中,文字讲究易辨性和易读性。易读性本身是建立在易辨性上的,如果一个单词字母与字母之间连分辨都很困难,那就无从谈起易读性了。在字母与字母具备易辨性良好的情况下,如何让读者舒适和快速的阅读就是易读性。然而本文并不是主要为了讲述英文文字版式,其中会略有提到,但主要还是讲述中文版式。当然版式不仅仅需要易辨性和易读性,而且需要美观性。
正文:文字禁忌——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标点符号。
从最小的开始,标点符号应该算是最小的了,所以也最容易让人忽略。作为中文文字的版式来说,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全部是全角,而不是半角(相反一般英文的都是半角)。然而有些时候你会发现有些杂志或读物中有些文章是全角标点,有些文章是半角标点,有些甚至是同一篇文章中半角和全角标点混合使用。这往往是由不同的编辑使用不同的输入法造成的,或不同的编辑在相互修改稿件时造成的。本来这并不关美工或设计师什么事,但为了杂志或读物的看起来更统一和专业,并且更美观,就不得不由设计师来对编辑提出这个问题,或由设计师自己来修改标点符号。这也是很多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编辑能力的原因之一。
样例:可以参考我以前博客的文章默认设定输入法是半角状态《魔鬼与渔夫》一文,现在设定输入法默认是全角状态。明显全角的标点符号更符合中文字体的大小和粗细对比,既便是在传统印刷出版物中也是如此。半角的标点符号和中文字体相对明显显的极度过细和过小(在相同字号的情况下)。其实美工或设计师过问标点问题,只是为了美观性,“错别字
”之类的修改自然是归编辑管理,毕竟标点还是关系到美观性的,尤其是标题的标点设计中,本身是可以将放大了的标点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图形)使用的。
第二:字体选择。
说到字体就一定说到了易辨性,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易辨性才能分辨出每个字是什么字,良好的易辨性也是易读性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印刷出版物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字体就是黑体、宋体、隶书等常见字体。一般来说黑体是等线体,看起来很时尚,常用于具有时尚感杂志;隶书看起来有着像手写一样弧度感,看起来非常漂亮,常用于点缀性的篇章;宋体看起来偏向于严萧,常见于日报或晚报等新闻出版。
然而与印刷出版物不同的是在屏幕显示器低分辨率的情况下,如果为了阅读长达几千字或几万字的文章,那么像素字是最佳选择。一般我们选择中文像素字体在屏幕上的显示常用字号为12PX、14PX(本博客显示字体大),16PX,18PX(很少用到),作为正文的阅读文字,18号以上就很少用到了。像素字体本身是一种为屏幕显示而设计的特殊字体。如宋体就是像素字,在设计软件中可以设定为不抗锯齿显示方式,就是宋体的像素显示方式。这里以宋体18号为例,如果采用抗锯齿设置,那么你会发现宋体变的很虚,而且字体边沿部份很不锐利,这就是由于低分辨率造成的,当你在PS中把它放大到足够大时,你会发现有些线段并不是实色的,而是处于半透明状态,如果字体过小,如12号宋体,并且采用抗锯齿设置,那么字体看起来不但虚,而且虚的同时整个字体模模糊糊的像粘在了一起。
所以在显示器中如果是大量文字需要被阅读的正文,那么最好的字体就是像素字。如果是点缀性质的文字或导言等比较短的文字,那么倒是可以采用抗锯齿的粗黑体或大黑体一试,虽然看起来也许会漂亮一点,但抗锯齿的文字在屏幕显示中如果字号过小那么易辨性就很差,那么也就降低了易读性。所以它只适合做短少(不是短小)文字阅读。不要听别人说读者是中老年人,所以正文阅读文字一定要又大又粗,那是不正确的,如果是上千字的正文阅读,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领导人,只要他在屏幕上阅读,那么他一定会坐在电脑屏幕前戴上眼镜阅读。他不会站着或侧着身子去阅读大篇幅的文章,也不会不戴眼镜吃力的阅读。无论是大龄的老花眼还是青少年的近视镜,都一样。不信你可以坐在2尺或3尺的距离看我这博客中的12号宋体像素字,是否一样清晰。再或者去“天涯社区”看一下16号正文的像素字,哪怕坐在2米远处一样清晰可辨。如果等到一个人在显示器上看不清楚像素字时,那么他也一定看不清楚抗锯齿的文字。
第三:字体大小。
越统一就会显的越专业。自从电子杂志盛行以来,越来越多的非设计人员参与到了电子杂志制作这一领域。然而由于很多个人制作人员不懂的设计软件的使用,只会一味的套模版,而模版的字体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制作的字体大小又有所区别(有些甚至连字体都有所区别),所以整本杂志的正文就没有统一起来,一会儿12号,一会儿14号,一会儿又是给某人认为的超粗超大的抗锯齿字体。再加上下面提到的字体行距、段落的间距、字体的修饰元素等问题,整本杂志风格显的极为零乱。
第四:字体行距。
一定要记住统一意味着专业(当然在统一中可以寻求部份的特殊,但绝不是一页一个样式)。如果一本杂志或读物的行距不统一,和字体一样,同样看起来就很不专业,紧的时候二排文字的距离几乎好像要紧靠在一起,远的时候又好像分离的特别远,阅读时连换行都让眼睛上下移动的很历害,这样就会让读者眼睛疲劳,所以行距一定要保持适中并且统一。不能在前一页行距只有2,下一页变成了18,再下一页变成了30……
第五:段落之间。
作为传统印刷读物来说,一般中文版式采用段首缩进二格的方式;英文有采用缩进二格的方式,也有段落与段落之间空行的方式,或有些干脆是同时使用缩进加空行的方式。中文现在也变的越来越国际化,段落与段落之间有采用缩进二格的方式或空行的方式,或缩进和空行同时使用(但同时使用的情况在中文排版中很少)。
一般来说在字体较大,行间距(非段落间距)也较大的情况下,使用段首缩进,如小学生的课本,一般字体较大,行间距也较大;而在像网页屏幕显示行距较长,行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段与段之间采用空行的方式。因为行距较长时换行容易出错,所以段与段之间分开较好,这样容易让视觉把每个段落形成一个视觉上的图形块,图形块越小,换行时越容易找到下一行的起始位置;而像O‘REILLY公司出版被翻译成中文的“砖头书”中也往往采用空行的方式,这是因为在“砖头书”中的字体往往过小,如果段与段之间挤的很紧,同样会让眼睛吃力,并且换行时容易出错,所以在这些“砖头书”中段与段之间的空行其实是给了眼睛一个非常恰当的休息瞬间。每一段之间的“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是紧的,而“段与段”之间的距离是松的,同时也让眼睛如在观看网页时视觉效果类似,成一个视觉上的图形块,图形块越小,换行时越容易找到下一行的起始位置。
但如上面所说在整本杂志或读物中一定要统一,不能前一篇文章使用缩进的形式,下一篇文章使用空行的形式,然后又出现空行加缩进的形式,这样看起来就很零乱,不统一不专业了。
第六:文字对齐。
我一直以来对网页显示的文章有个不满的地方,就是没有精确的文字排版功能,就如同我的博客文章,因为没有排版功能,所以右边总是无法对齐。而在传统的出版物中,我们会发现中文版式的正文都是左右直线对齐,哪怕是中英文混排的文章,也是左右直线对齐,看起来非常整齐统一。就如同国庆阅兵仪式时那些在天安门前走过的方队,非常整齐漂亮。我用二张图片来说明文字对齐的样例,二张图片均来自同一本电子杂志。图一中的文字均左右对齐;而图二的右端处则像蛇一样弯来弯去,在视觉上不成一条直线,所以看起来就不怎么美观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随便排上去的,而不是经过真正的排版设计的。
第六:对齐进阶。
那么上面“图一”的文字是否真的就这样是完美的呢?答案还是否定的,因为它还可以做的更好,可以更进一步的对齐,在视觉上会更美观。如将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名称独立对齐,冒号独立对齐,正文独立对齐,这样看起来会更专业和更漂亮,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经过精心排版设计的。如这里正好也同样看到是一本电子杂志关于采访的文字排版,很明显这种版式更容有易读性和美观性。
第七:头尾法则。
很多杂志中都会出现这种问题,尤其是在电子杂志中,像逗号,句号,叹号等会出现在行首。
第八:孤儿寡妇。
从版式上来说,孤儿寡妇并不属于文字禁忌,但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英文版式中存在一种叫“孤儿寡妇”的版式,这种版式对于设计师来说应该绝对要避免,其实对于中文版式同样适用。
第九:楼梯方格。
第十:文字河流。
结束语: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电子杂志还是传统杂志,文字一定要做到易辨性、易读性和美观性。
要领:图片首先要大气,用字和留白都得当,颜色不多,最好用庄重色。简单即从,内文疏而不密,富有层次,少特效,适时扣取路径做造型图片
平面设计工作是一个主观认定强的创意工作,大部分的平面设计师是透过不断的自我教育来做进修、提升设计能力。譬如,平时就要多注意各式各样的海报、文宣品、杂志、书籍等的设计手法并加以搜集,或是上网浏览其它设计师的作品,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
平面设计师要有敏锐的美感,但对文字也要有一定的素养。因此,乎时可以广泛的阅读,增加本身的知识领域及文字敏感度。此外,平面设计师多半也会利用网路上的设群来做意见交流
版式的形式, 简单里有最能体现理念的设计便能体现大部分的大气,这就是成功的作品
在二度空间的平面材质上,运用各种视觉元素的组合及编排来表现其设计理念及形象的方式。一般人认知的版面设计师是把文字、照片或图案等视觉元素加以适当的影像处理及版面安排,而表现在报纸、杂志、书籍、海报、传单等等纸质媒体上,也就是在纸质媒体上进行美术设计及版面编排。